一席谈 |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李大剑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1-01-27 09:01 【字体:

坚持“两个至上”筑牢安全底板

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 李大剑

●对标“三年见到明显成效”的要求,项目化运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项目落地见效

●按照“一事一案、科学管用、通俗易懂”的原则,实现应急预案覆盖全面化、制定科学化、管理卡片化、启动程序化

●推动全面绘制行政村(社区)灾害风险图,积极建立“一岗多能”的安全风险网格员队伍,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湖南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首战之年,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安全稳定意义重大。湖南省将根据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地方实际,锚定“一个目标”、突出“四个着力”,全面提升全省应急管理水平。

锚定“一个目标”

湖南省自然灾害严重、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繁重。水旱、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等灾害分布广、发生频次高、损失重,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安全生产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过坎期,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重点行业领域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新业态、新产业存在诸多不确定、想不到、管不住的风险,事故防范任务艰巨。基于这一严峻省情,湖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三坚决两确保”工作目标,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确保全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突出“四个着力”

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四个方面主要任务,全面取得新进展、新提升、新成效。

一是着力探索事故防范新思路。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常态化,充分运用好警示约谈、“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手段,推动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突出“打非治违”。在全省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突出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作业、油气输送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采取更加严厉、更加有效的执法措施,集中打击、整治当前突出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严格监管执法。持续推进以“三比三严”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质量考评,推进计划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和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采取“执法+专家”“互联网+监管”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落实奖惩激励。加大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力度,用好用足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措施。加强警示教育。通过事故案例深入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一月一警示”宣传,做到一地出事故、全省受教育。

二是着力打造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加快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建设。对标“三年见到明显成效”的要求,项目化运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项目落地见效。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准备各项工作。发挥好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能,界定并处理好“防、抗、救、助”之间的关系,推动职责优化、能力提升、力量整合、管理提效。紧盯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低温雨雪冰冻等重点领域的灾害防范,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积极构建跨部门、跨地域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交通等灾害监测站网信息共享,建立健全24小时灾情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高效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省级统筹指导、市县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和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机制,切实做好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等工作。

三是着力完善应急救援新机制。应急预案要到位。按照“一事一案、科学管用、通俗易懂”的原则,实现应急预案覆盖全面化、制定科学化、管理卡片化、启动程序化。组织开展好常态化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好用、管用、实用”。应急力量要到位。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层次的专业力量,确保有能力抢早、抢小、抢了,出现险情时,应急力量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应急物资装备要到位。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布局,提升灾害事故易发多发地区储备能力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能力,提升紧急运输物流能力。持续加大应急救援先进适用装备技术的配备力度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安全装备制造能力。

四是着力推动“双基”工作迈上新台阶。强化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推进《湖南省加强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湖南省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落实落地。推动全面绘制行政村(社区)灾害风险图,积极建立“一岗多能”的安全风险网格员队伍,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强化法治保障。加快建立健全与当前安全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地方性标准的制定修订,明确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准入条件,严格安全准入。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形成广域覆盖、智能预警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一张网。全面汇聚消防安全、交通运输、城市生命线、大型综合体等城市风险感知数据,建立面向多灾种、灾害链的自然灾害感知网络。强化社会共治。加大安全宣传“五进”力度,推动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落实安全风险“吹哨人”制度和举报奖励政策,加大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力度。

(中国应急管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