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2018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1-07-12 17:07 【字体: 大 中 小】
我现在置身的虚拟场景,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这座人工岛旅检大楼,粤港澳三地间往来的旅客只要30秒就可以完成边检通关查验。
三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8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随之按下了快进键。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9个珠三角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万。这里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但特殊的是,它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
2019年2月18日,《纲要》正式公布,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改善民生;“一国两制”,依法办事。
《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 2022 年,远期展望到2035 年。
发布三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多元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同时,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相当于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实行多体制融合创新的试验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芒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