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15-09-16 00:09 【字体:

电石是外观为灰色、棕黄色、黑色或褐色的块状固体,利用电石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为工业、农业、医药提供原料。

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水接触或吸收空气中的潮气会立即分解,产生乙炔,并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起乙炔着火爆炸。在使用电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电石运输、储存、破碎以及电石室()、渣坑管理等,应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定执行;

 (2)桶装电石应存放在地面干燥、空气流通、不漏雨水的室内,地面应高于路面,以免进水;

 (3)禁止采用滚滑方式装卸、搬运电石桶,以免电石与桶壁撞击产生火花;

 (4)每次取电石后,应盖好桶盖;

 (5)禁止在乙炔发生器室、电石室用铁锤敲打电石;

 (6)粉状、粒小的电石应有专人负责分批投入渣坑,用水彻底分解后妥善处理;

 (7)电石渣坑上口应该是敞开的,渣坑内的灰浆和灰水不得排入暗沟,出渣时应防止铁制工器具相互碰撞产生火花;

 (8)电石和乙炔混合气体着火时应采用干砂、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禁止使用水、泡沫灭火器及四氯化碳灭火器等灭火。

相关链接:

电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 乙炔;电石气 英文名: Acetylene 分子式: C2H2 结构式: 分子量: 26.04 CAS号: 74-86-2 RTECS号: AO9600000 HS编码: UN编号: 1001 危险货物编号: 21024 IMDG规则页码: 210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纯品的气味类似于醚,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主要用途: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熔点: -81.8/119kPa

沸点: -83.8

相对密度(=1) 0.62

相对密度(空气=1): 0.91

饱和蒸汽压(kPa) 4053/16.8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临界温度() 35.2

临界压力(MPa) 6.14

燃烧热(kj/mol) 1298.4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 甲

闪点() <-50

自燃温度() 305

爆炸下限(V%) 2.1

爆炸上限(V%) 80.0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能发生。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可以利用喷雾水流冷却周围暴露物,让火自行烧尽。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4

包装类别: Ⅱ

储运注意事项: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废弃: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ERG指南:116 ERG指南分类:气体—易燃(不稳定的)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ACGIH窒息性气体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NIOSH标准文件:NIOSH 76195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属微毒类 LD50 LC50: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健康危害: 具有弱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目前未见有慢性中毒报告。有时可能有混合气体中毒的问题,如磷化氢,应予注意。健康危害(蓝色)0 易燃性(红色)4 反应活性:3 碳化钙和水混合能产生乙炔。与碳化钙混合产生乙炔的工艺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胂、磷化氢或硫化氢。100000ppm能引起轻微麻醉;200000pPm能引起步态蹒跚;300000ppm能引起共济失调;3500000ppm接触5min能引起意识不清;800000ppm能引起意识丧失,血压升高,呼吸加快。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2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危险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类易燃气体。其它法规: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89]化工字第0073)。环境信息:防止空气污染法:防事故泄漏/可燃物(112(r)3),临界值(TQ)4540kg EPA有害废物代码: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