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1975年7月10日,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出土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1-07-10 17:41 【字体: 大 中 小】
这里是位于古都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身边这些真人、真马般大小的陶俑,就是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
气势恢宏的秦朝军团震惊世界之前,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4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5年7月10日,新华社第一次向国内外报道秦俑出土的消息。
秦俑最早被发现,是1974年3月,临潼西杨村村民在抗旱打井的过程中多次挖出陶俑,经文物考古工作者观察是一个俑坑。随后,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很快成立了专门的秦俑坑发掘领导小组,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和临潼县文化馆组成考古发掘队,在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的支持下,对秦俑坑和始皇陵进行有计划的全面勘探和试掘。
这里就是当时经过十几个月的努力,测定出的一号坑,东西长210米,南北宽约60米,深4.5米至6.5米,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试掘出土陶质武士俑500余个,陶马24匹,木质战车6辆,包括铜剑、铜弩机、铜弯刀、铜矛等在内的铜兵器和马饰品7000余件。
这些青铜武器都很锐利,剑、矛光亮如新,剑能断发。在剑的表面镀有0.01毫米的含铬氧化层,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技术比欧洲人要早两千多年。1976年五、六月,在一号坑附近又相继发现了二号坑、三号坑。1980年底,又在距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两乘工艺精湛的大型彩绘铜车马,再次震惊世界。
我身后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发掘出来的陶俑进行修复,修复工作是一个化碎片为完整的过程,大到一个断肢,小到武士铠甲上的一颗甲钉,他们都需要将这些散落在潮湿泥土中的碎片一一筛选出来,找出同属于一尊兵马俑身上的碎片。通过修复技术将其恢复原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1979年10月1日,在兵马俑坑发掘现场建立起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建立健全考古工作体系,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秦始皇陵兵马俑、马王堆汉墓、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广大人民了解我们的民族、国家、文明是如何从历史走到今天,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坚强支撑。
(芒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