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违规=大灾难” 带你全方位学习危化品安全知识!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5-08-18 11:20 【字体:

为提升企业职工和社会大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出除事故隐患,保人民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系列解读视频10期,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讲解、三维动画等形式,解读危险化学品、煤矿、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推动企业一线员工及社会大众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辨识和应急救援技能,提升群防群治能力。

爆炸、燃烧、中毒……”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一次违规操作,一场灭顶之灾。危化品安全,是生死线,更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本期视频通过真实事故案例剖析小违规=大灾难,带你全方位学习危化品安全知识!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湖南应急管理已关注

分享视频

企业要牢记

这些重大事故隐患情形,你知道吗?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二十、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如何避免产生重大事故隐患

解读防范措施

第四条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要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紧急停车功能,将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投入使用。

解读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必须配备并实际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DCSPLC等),对反应过程、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要设置可靠的紧急停车系统(ESD),并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联锁,确保异常情况下自动迅速切断物料、中止反应、消除危险源。为确保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可靠有效,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定期检测维护。

第十八条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

解读1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准备阶段:

1.作业前应组织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危害分析,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2.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3.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如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措施等。

4.组织对作业人员资质进行相应审查,对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要求。

审批阶段: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办理作业审批手续流程。

1.作业负责人填写动火作业申请。

2.企业规定部门或领导进行书面和现场审批,必要时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实施阶段:

作业审批完成后,进入实施阶段。作业前30分钟内可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确保合格,全程专人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

验收阶段:

作业完成后,检查现场,确认无隐患后关闭许可证。

解读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准备阶段:

作业前,除危害分析,制定管控措施,人员资质、工器具审查,安全措施交底等要求外,还要做到:

1.安全隔离。切断物料来源,加盲板隔离,防止误操作。隔离后,还应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置换,做到受限空间内氧气含量19.5%-23.5%,可燃气体浓度≤10%爆炸下限,有毒有害气体如H₂S≤10mg/m³

2.应急准备。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应做好应急准备,配备救援设备,如呼吸器、安全绳,制定应急预案。

审批阶段:

上述作业准备完成后,进入办理作业审批手续流程。

1.作业负责人填写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申请。

2.企业规定部门或领导进行书面和现场审批,必要时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实施阶段:

1.作业前30分钟内,对受限空间内部进行气体检测,合格方可进入。

2.作业中应连续监测,每2小时记录一次。

3.作业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时,监护人应在受限空间外全程监护,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

验收阶段:

作业完成后,清点人员、工具,确认安全后关闭许可证。

第二十条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严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和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解读危险化学品储存具体要求

1.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的仓库内,不得存放在室外或危险环境中。

2.在仓库内存放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分别采用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方式,分别放置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引发爆炸或毒气危害。

3.存放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按照要求,配备对应的安全监测和消防设备设施。

4.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位置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并给出具体的存储要求,比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危险化学品处于稳定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