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丨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2-11-17 16:19 【字体: 大 中 小】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1、崩塌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崩塌有时还会使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这样就会将上游建筑物及农田淹没,在宽河谷中,由于崩塌能使河流改道及改变河流性质,而造成急湍地段。
2、根据坡地物质组成崩塌如何划分?
(1)崩积物崩塌:山坡上已有的崩塌岩屑和沙土等物质,由于它们的质地很松散,当有雨水浸湿或受地震震动时,可再一次形成崩塌。
(2)表层风化物崩塌:在地下水沿风化层下部的基岩面流动时,引起风化层沿基岩面崩塌。
(3)沉积物崩塌:有些由厚层的冰积物、冲击物或火山碎屑物组成的陡坡,由于结构舒散,形成崩塌。
(4)基岩崩塌:在基岩山坡面上,常沿节理面、地层面或断层面等发生崩塌。
3、根据移动形式和速度崩塌如何划分?
(1)散落型崩塌:在节理或断层发育的陡坡,或是软硬岩层相间的陡坡,或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陡坡,常形成散落型崩塌。
(2)滑动型崩塌: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崩塌,有时崩塌体保持了整体形态,和滑坡很相似,但垂直移动距离往往大于水平移动距离。
(3)流动型崩塌:松散岩屑、砂、粘土,受水浸湿后产生流动崩塌。这种类型的崩塌和泥石流很相似。称为崩塌型泥石流。
4、崩塌的特征?
(1)速度快(一般为5-200m/s)。
(2)规模差异大(小于1㎡-108㎡)。
(3)崩塌下落后,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完全打乱,大小混杂,形成较大石块翻滚较远的倒石堆。
5、哪些外界因素容易引起崩塌?
(1)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从而诱发坡体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 特别是大暴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
(3)地表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边脚,也能诱发崩塌。
(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状态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崩塌活动。
(5)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冻胀、昼夜温度变化等也会诱发崩塌。
6、岩崩发生的时间大致有哪些规律?
(1)降雨过程之中或稍微滞后。这里说的降雨过程主要指特大暴雨、大暴雨、较长时间的连续降雨。这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
(2)强烈地震过程之中。主要指的震级在6级以上的强震过程中,震中区(山区)通常有崩塌出现。
(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因工程施工开挖坡脚,破坏了上部岩(土)体的稳定性,常发生崩塌。
(4)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水库蓄水初期或库水位的第一个高峰期,库岸岩、土体首次浸没(软化),上部岩土体容易失稳,尤以在退水后产生崩塌的机率最大。
(5)强烈的机械震动及大爆破之后。
7、居民房屋建筑选址如何避开崩塌区?
(1)请当地专业的机构进行房屋选址前的调查,用专业的知识避开崩塌区。
(2)山坡坡度大于50度的陡坡脚和陡崖边不适宜建房屋。
(3)尽量选择宽敞、平坦的地方建设房屋,将崩塌的威胁降到最低。
8、行人避让崩塌的措施有哪些?
(1)大雨后、连续阴雨天不要在山谷停留。
(2)如遇到陡崖往下掉土块或石块时,或者看到大石块时,或者看到大石块摇摇欲坠,千万不要从下方通过。
(3)当滑坡发生时,应该迅速向崩塌体两侧逃生。
(4)不要攀登危岩。
9、山区行车途中如何应对崩塌?
(1)行车时如果遭遇崩塌,不要惊慌,应保持冷静,注意观察险情。
(2)如遇前方发生崩塌应停止前进,在安全地带等待;如果身处斜坡或陡崖等危险地带,应迅速离开。
(3)快速通过有崩塌警示标示的地带,千万不能多做停留。
(4)因崩塌造成交通堵塞时,应听从指挥,及时疏散。
(登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