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在新《条例》中的贯彻落实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2-08-08 10:04 【字体: 大 中 小】
2022年“3·21”东航飞行事故后,4月初,国务院安委会制定印发了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直击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短板,对于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15条措施,在新修订的《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都有充分、鲜明的体现。
突出责任落实
15条措施前5条都是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分别从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地方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严肃追责问责五个方面提出了责任要求。《条例》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共15个条款对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领导职责、部门监管职责、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属地管理职责进行了具体明确规定。特别是对部门监管职责不明确的新兴行业、领域,规定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部门职责,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明确监督管理部门,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在上位法的基础上新增和细化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职责;首次以地方立法明确界定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职责为“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
突出源头治理
根据15条措施中“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加强劳务派遣灵活用工安全管理”的要求,《条例》进一步明确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评价机构等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形成书面验收报告。监管部门加强对安全设施验收的监督检查,强化承包承租活动安全管理。同时,《条例》明确要将劳务派遣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统一管理,危险岗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人员和灵活用工人员数量,未经培训合格的不能上岗。煤矿企业井下作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中涉及国家规定的特殊作业不得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和灵活用工人员。
突出“打非治违”
根据15条措施中“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重奖激励安全生产举报”的要求,《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县乡政府“打非治违”主体责任,第三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取缔非法生产经营活动;第六条规定乡镇、街道以及各类园区应当及时排查并报告本区域内的非法生产经营情况、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或者受其委托依法查处;《条例》明确了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及其网站、来信来访等形式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并建立了举报奖励机制,以法制来保障非法违法行为的举报渠道和奖励机制。
突出督查检查
根据15条措施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的要求,《条例》在上位法的基础上将分类分级监管执法的要求从应急管理部门延伸到各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管的要求,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监督检查对象、内容、时间、频次和措施;针对农村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短板,《条例》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农机作业、规模养殖、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活动中生产经营行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作出了提示性要求;同时,吸取长沙“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训,强化了中介服务机构监管。
突出严格执法
根据15条措施中“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整治执法宽松软问题、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的要求,《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配备与其监管工作相适应的执法人员和执法装备,提升监管执法技术能力;乡镇街道以及各类园区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有关工作机构、人员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针对耒阳“11·29”源江山煤矿重大透水事故暴露出的综合执法改革中出现的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的问题,《条例》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七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移送部门。同时,《条例》明确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照监督检查计划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政府工作人员予以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