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应急】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愿意连续作战——衡阳应急人用汗水诠释忠诚与担当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2-08-22 10:16 【字体:

“报告市防办,我市大堡乡复兴村300亩晚稻田受旱程度极为严重,农田已完全干涸、开裂,急需水源灌溉”。820日晚,常宁市防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徐云灵向市防办请求支援。

“请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立即赶往现场寻找合适水源、抽水保灌”。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随着市防指秘书长、市防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蒋小利一声令下,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指战员在结束耒阳市坛下乡金冲村的应急抽水灌溉任务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连夜奔赴常宁大堡乡抗旱救灾最前沿。

大堡乡地处常宁市西部,是纯农业乡镇,总人口32563人,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烤烟为主。全乡耕地面积27865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约18500亩,受灾面积达6000亩。因地势较高,蓄水困难,且距离河流较远,辖区内的农田基本靠小微河流、小型水库、山塘的水源进行灌溉。受前期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多个行政村的蓄水量已无法保障稻田的正常需求,大量水田干涸,农作物减产面积极大并严重影响下一季的烤烟种植,让“靠天吃饭”的辖区人民群众损失惨重。

“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的同志们今天凌晨赶到的现场,天没亮就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寻找合适的抽水点、接电路、铺水管,我们的村民都很感激,不忍看着他们太辛苦,大都自发上前帮忙了”。复兴村村支书李再群说。

“我原本昨天下午开始休假,接到队里的紧急调度指令后,立即自行驱车赶过来了”。应急综合救援大队队员欧茂林边抬着两节重量达70公斤的水管边回答记者提问。

随着18名救援队员挥汗如雨的紧张作业,至11时许,排涝发电车、电缆、抽水泵、抽水管路已全部就位,在围观群众的热切掌声中,开始往上游农田送水。

“要不是他们,我今年承包的这一块几十亩晚稻就基本绝收了,看到上水的那一刻我很激动,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复兴村种田大户李满成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今年衡阳市的旱情来势凶猛、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受灾面积最广、受灾人口最多、灾情最为严重的地方是常宁市和耒阳市,两市大部分乡镇已连续50多天没有降雨,在这个晚稻生长的关键时机,如果不能抓紧时间抽水抗旱,让干涸的农田“喝上水”,将对稻谷产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绝收。衡阳市防办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干部的“十六字训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理念,自7月上旬以来,多次召开全市防旱抗旱视频调度会,密切会商研判、科学合理蓄水、精准精细保灌、及时出动救援力量、全力救灾保民,坚决打好打赢这一场防旱抗旱攻坚战。

“按照省、市防指领导的指示批示精神,市防办将严格按要求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举措,着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负责人陆魁忠表示。

旱情形势仍未缓解,农作物受灾依然严重。看着那一队队冒着烈日出勤的应急人,看着那一张张被暴晒的黝黑面孔,看着那一股混杂着汗水的“甘霖”涌向田间地头,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取得抗旱工作的最终胜利。

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段宜宏说,“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愿意连续作战,尽最大的努力灌溉更多的农田”。

(衡阳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