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应急】东安县:基层应急消防一体化建设,从这里找答案!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3-09-27 10:13 【字体:

近年来,东安县通过整合资源、建强队伍、强化保障,积极推动乡镇应急和消防深度融合、一体化建设,有效解决了乡镇消防职责不明、力量虚空、监管弱化等问题。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机构融合。人少事多、职责不清、边界不明一直是乡镇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的难题。东安县按照“部门主建、乡镇主管”的原则,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推动乡镇应急和消防深度融合。探索出台《加强基层应急和消防力量一体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乡镇应急管理与消防工作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明确了机构设置标准、运行机制、工作职能和工作要求,由乡镇长兼任乡镇消安委主任,乡镇分管领导兼任消安委副主任,实现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与消防安全委员会合并设置,消防工作与应急管理并行调度。目前,全县17个乡镇、林场全部实现应急委、消安委并设置,乡镇应急管理站中增设“消防救援所”。

二是下沉赋权。东安县坚持“大应急、大减灾、大救援”理念,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出台《东安县2023年下沉乡镇行政执法职权事项清单》,集中下放188项具体事项,以清单形势赋权乡镇行使居民自建房消防监管执法,让乡镇对居民自建房消防隐患“看得见、有权管”,有效解决了乡镇消防监管执法“空挂”问题。

三是集中执法。为实现乡镇“一支队伍”管理执法,在全市率先成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实行实体化运行,分类负责乡镇所有执法事项。目前,17个乡镇执法大队编配执法人员207人,打通了应急消防融合建设“最后一公里”。

一体建队,理顺管理

东安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应急消防救援机制一体化。

一是建立“1+4+N”应急消防救援体系。东安县按照“建强组织、配强人员、专业管理、配精装备”建设思路,明确应急消防救援队伍“应急部门主战、消防部门主训”模式。组建1支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正股级事业单位),通过全县选调、社会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52名队员,负责全县应急救援与消防。组建4支片区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根据地域特点,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置4个中心应急消防救援站,建设独立营院,配备10名专职队员、20名兼职队员,并将其纳入消防救援队伍管理,配发专职消防队员服装,融入国家消防队伍职业荣誉体系,每月与周边乡镇专职队开展联勤联训。17个乡镇、国有林场均组建一支30人半专业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伍,配备消防车辆及个人防护装备,接受国家消防队伍训练考核,执行“12345”执勤模式(1名带班领导、2名骨干力量、3名战斗队员、4名备勤人员、5分钟内出动响应)。全县342个村,每个村组建不少于10-15人的群众性应急消防救援志愿队伍,人员构成为村党员干部、村辅警、“两站两员”、水库管理员、护林员。

二是从严训练队伍。东安县下发《关于对乡镇应急(消防)队伍开展常态化拉动的通知》,将乡镇应急消防队伍纳入国家综合性消防队119调度训练体系,采取332应急技能训练机制(坚持三分之一队伍每天拉练、所有队员三个月应急救援全科目至少拉练一次、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县应急技能竞赛),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消防队伍的事故预防、应急处置、救险救援能力,提升实战技能。

三是实行“135”全天候应急消防叫响机制。东安县探索建立“135”应急快反机制,实现村群众性应急救援队10分钟、区域性应急消防救援队伍30分钟、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50分钟必须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基本形成了县域“10分钟处置、30分钟增援”应急救援圈,基层一线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做到了“快响直达”全覆盖。近年来,73%的乡镇突发事件实现自主处置,基本实现“处早、处小、处了”。同时,加强基层应急消防阵地建设,增加宣传教育、演练体验、风险隐患排查和公益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会防、会逃、会救能力。

人技结合,强化保障

东安县坚持“平战”结合,突出“战勤保障”和“应急储备”,全面提升全县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消防能力。

一是给足给够经费。科学编制乡镇应急消防保障预算,设立应急消防工作专项奖补资金,实行事故隐患有奖举报和重大隐患整改奖补措施。统筹整合资金加大财力投入,按照急需、必需的原则,优先安排基层应急消防经费,有力保障了全县应急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装备配置、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需要,2023年仅用于应急消防技能比武竞赛资金达200余万元,此外每年根据需求还专门预留2000万元资金保障应急使用。

二是配齐配全装备。强化乡镇应急消防物资保障,县财政一次性投入3000余万元,按照“六个一”标准,为每个乡镇建成一个应急物资储备库,配齐配全冲锋舟、挖机、风力(水)灭火机、割灌机等9类、40多个品种的防汛抢险、森林灭火、生活救灾物资;健全一张作战图,包含区域安全隐患分布、救援力量分布和救援物资储备分布;配备一台无人机、一台高扬程水泵、一辆应急力量运送皮卡车、一辆消防保障水车。健全应急消防物资管理制度,按照“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急需”的原则,明确工作流程,确保应急期间储备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推进物资储备管理标准化,逐步将救灾物资入库、存储、出库等环节录入系统管理,进一步提高救灾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构建“网格包保”链条。整合县平安办原有网格构架,将全县划分为1487个网格,构建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应急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安全网格监管体系,做到安全事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一键报送、应急处理指令一键下达。压实县、乡、村、企业四级安全监管包保职责,开发“东安应急消防监管APP”小程序,让乡镇监管按程序指引,清单化检查,实现乡镇动态监管图形化,确保日常检查、行政执法等工作“事前可管、过程可控、事后可查”。

(撰稿:东安县应急管理局 张明智 东安县消防救援大队 张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