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应急】郴州市“四联”创新举措 积极探索气瓶信息化管理模式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25-03-17 10:35 【字体: 大 中 小】
郴州市从责任落实、源头管控、闭环管理、联合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气瓶信息化管理模式,用“四联”创新举措,实现全市166万气瓶建档、流转、报废全链条信息化监管。
联片包点 构建责任“天罗地网”
推行气瓶网格化管理,以市场监管所的管辖区域作为网格单元,构建市县所三级网格体系,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各网格配齐配强持证监管人员,统一管理辖区内气瓶检验机构、充装单位。全市81个市场监管所的66个充装站251名充装工,以及75个配送站1017名送气工全部纳入气瓶信息化追溯平台,实现全覆盖网上“留底”。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充装前核验身份、充装过程全程监控、充装后责任可追溯,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责在线上留”。
联码统管 确保源头“根正苗红”
在气瓶制造环节,严格推行气瓶赋码和电子建档,确保气瓶“身份”唯一、信息准确。在数据对接环节,设置两道审核关口:第一道为县市区审核,第二道为使用登记审核。只有通过双重审核的气瓶,才有资格进入充装环节。在检验环节,借助出厂二维码实现气瓶批次接收、检验记录上传、报告一键导出、数据实时更新,确保气瓶制造、充装、配送、使用、检验数据互联互通,彻底解决了“一瓶多码多档”和“换身份”的“老大难”问题。
联锁控制 打造流转“数字闭环”
开发气瓶充装多重联锁控制系统,设置每日集中充装时间为8:00-18:00。充装人员在充装时需扫描气瓶二维码读取基础信息,系统自动识别超期瓶、报废瓶、未做安全评定、未办使用登记、未实施充装前检查的气瓶,并自动报警、停止充装。对按规定正常扫码流转的气瓶,系统会自动保存电子流转记录,实时上传数据至云端存储,确保液化石油气瓶流转全过程记录留痕。对充装后未扫码实施充装后检查的,供应站无法扫码接收气瓶。配送后未按规定扫码开展交付或“入户安检”的,送气工无法扫码回收气瓶,未回收的气瓶无法实施下一次充装前检查。全市319把加气枪通过实施充装多重联锁控制,真正实现气瓶全流程闭环管理。
联合作战 健全监管“防护体系”
联合市城管局等部门印发气瓶信息化管理工作方案,建立“部门齐抓+协会共治+社会监督”模式,燃气协会专人负责维护24小时全场站视频监控“阳光充装”平台,一旦发现视频掉线、利用“口袋码”充装等问题,立即对相应充装单位所有电子灌装秤实行锁停处理,并将线索移交至相关部门进行警示或查处。用户一键扫码可查询气瓶详细流转信息,对流转异常的气瓶可拒绝接收。多部门联合开展“燃气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利用“口袋码”违法违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翻新瓶等行为,极大延伸监管的视角和触角,有力保障气瓶充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