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74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22-04-26 15:04
- 索引号:430S00/2022-02000731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2-04-26 15:31 17:13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74号建议的答复
资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启动“智慧防汛”试点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智慧防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实施“智慧防汛”,有利于提高汛情监测预警、分析决策、应急处置等能力和水平,有利于缓解防汛劳动力不足、巡堤查险手段落后等现实问题。为加强和规范江河湖泊巡堤查险工作,2011年6月20日和2019年6月23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两次印发《国家防总巡堤查险工作规定》(国汛[2011]14号、国汛[2019]5号),从队伍组织、巡查抢护、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堤防保护区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承担巡堤查险的义务”;“地方防汛指挥机构应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巡堤查险队伍,并责成有关部门按照划定的任务和区段将巡堤查险队伍分组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区段。”据此规定,岳阳市、益阳市坚持同时发动当地群众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堤巡查,特别是防洪任务最重的岳阳市,建立“单位包堤垸+纪委(监委)督查”的巡堤查险机制,较好解决了防汛劳力不足、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
二、我省“智慧防汛”建设情况
目前,我省气象、水文部门建成雨水情遥测站点共10719站,均实现自动化测报,其中洞庭湖区水文测站587站,可全面监测湖区行洪通道水文变化。2015年开始,省水利厅启动防汛抗旱“云平台”建设,目前建成了以“云平台+微应用”为总体构架,以“一网、一库、一图、一平台”为集成基础的综合应用平台,具有雨情水情旱情工情查询、预警发布、风险管理等功能,网络覆盖延伸到14个市州、所有县市区水利部门。机构改革以来,省应急管理厅(省防办)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运用平台建设,专门开发建设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一张图,初步实现物资装备、救援队伍等应急资源的录入查询和指挥调度功能,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雨情水情旱情工情等数据共享。总体看,我省“智慧防汛”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处于雨水情测报及部分辅助决策层面。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
“智慧防汛”应用于巡堤查险是美好愿景,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各有关部门,涉及移动通信、卫星遥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目前,国家工信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揭榜挂帅”活动就有此项目,但仍处于科研阶段。由于一些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巡堤查险“智能化”无成功先例可借鉴,我省尚不具备推广条件。下一步,省防办将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加强先进技术在防汛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应用,完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一张图功能,强化各类信息全面共享和互联互通,为监测预警、抢险救灾、指挥调度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功能辅助;省水利厅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计划于十四五期间构建完成湖南水利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提升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智慧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感谢您对防汛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2022年4月26日
联系单位及承办人: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杨粲
联系电话:0731---89751134,手机号码:1997318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