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80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时间:2025-05-22 16:05
- 索引号:430S00/2025-16139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5-05-22 16:56 17:13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80号提案的答复
湘应急字〔2025〕37号
邓敏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湖南省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综合能力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眼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着力实现风险全面评估、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精准研判和快速应对,为加快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一)推进湖南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平台建设。平台以气象为核心,以GIS为载体,整合多领域技术与数据资源,目前已对接26万路监控视频,汇聚雨水情、气象信息、预警信息、风险普查等数据38万余条信息,连接了山洪系统、铁塔监控视频、森林火险监测因子站系统等多个系统,接入人口热力、水利普查、交通资源等在线服务,具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等能力,初步实现对全省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态势感知和辅助决策。
(二)建立多元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递进式预警服务机制。不断完善“631”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23万余个“村村响”应急广播对接,着眼“三断”情况,前置大中型无人机13架,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保障设备1.45万余台套,重点村落安装叫应提醒设备1720套,确保所有预报预警和“叫应”信息能通过精准定位技术向高风险区域全网发布,实现手机短信秒级全网发布和预警信息在任意经纬度范围精准播发,预警信息从接收到播发不超过3分钟。
(三)完善提升单灾种智慧化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推动行业部门加密自然灾害风险监测站点布设,扩大灾害风险感知网络覆盖范围,持续增强风险监测识别能力。如省气象局建设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省林业局建设了林业大数据平台和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省水利厅建立省市县三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大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二、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库联共享
(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工作的通知》,积极与气象、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电力等预警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交通、住建、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衔接,逐步完善日常监测预警系统,形成多源监测预警和多方会商研判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格局。
(二)整合水利、自然资源、气象、林业、铁塔等5个单位的雨水情、地图资源、天气情况、监控视频部分专业数据,融合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基础数据库,构建多灾种、全要素的自然灾害大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系统之间的数据联通共享,初步形成了对复合灾害的数据认知,为复合灾害的关联治理夯实基础。
三、构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一)开展多维度评估。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水利、地质、森林火灾、气象和地震等主要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基础上,开展了1978-2020年县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与1949-2020年历史重大灾害灾情评估、自然灾害隐患综合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评估、主要承灾体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防治区划等内容。绘制省级1:25万和市县级1:5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防治区划图,规范基础数据库运行,有序推动常态化数据更新。
(二)建立研判分析模型。“湖南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平台”已汇聚历史火点数据和水库、河道、火点实时监测数据,建立了森林火灾研判、水旱灾害研判、雨雪冰冻研判、监测站点研判、现场资源研判、风险隐患研判、防护目标研判、缓冲区研判、行政区划研判等9个研判分析分析模型,初步建立起复合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三)规范调查评估工作。印发《湖南省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我省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深入分析查找各类自然灾害规律特点,总结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活动经验教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协调,持续推进数据共享、深度融合与协同分析;引入“久安”等大模型,运用图片识别、智能分析等功能,结合应急行业实时监测、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数据,全面提升我省复合灾害监测预警综合能力,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保驾护航。
感谢委员们对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心支持!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2025年5月22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彭涛 省应急管理厅监测减灾处
联系电话:18570392352
联系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马王堆南路80号 邮政编码:4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