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省危化品安全隐患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14-09-16 00:00 【字体: 大 中 小】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企业:
为深刻吸取 “7·19” 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的教训,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专项大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前段工作情况
二是深入排查整改隐患。截止8月底,全省共开展执法检查1896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近5700人次,检查企业(单位)3526家,排查安全隐患6912处,责令停产停业单位74家,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单位55家,提请关闭企业6家,抓捕涉嫌犯罪人数4人。一些地区行动迅速,株洲市从7月25日起组织多个专项工作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大检查。永州市7月22日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对零陵区和冷水滩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突击检查,8月7日又召开专项检查动员会,分成5个组对全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开展全覆盖检查。湘乡市在
三是扎实开展“打非治违”。常德市切实加大危化品打非力度,桃源县查封了长期无证经营成品油的站点3处;临澧县开展联合执法,查处非法经营农药、油漆等经营户53家,对2家未延期许可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加油站、1家未履行“三同时”手续的加油站和1家擅自超量随意储存氯气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宁乡县历经铺乡镇采取领导带队、乡镇干部分片包干负责的做法,会同村委进行全方位,不留死角的排查,查处了非法储存燃料油的违法行为,并对非法户建立“黑名单”,适时进行跟踪检查。零陵区对辖区内非法加油站点采取严厉打击措施,取缔了辖区内非法加油站。
四是突出整治非法运输。针对“7.19”事故暴露的危化学非法运输问题,各地积极采取整顿措施。长沙市制定了危化品装卸作业确保安全公开承诺书,要求企业向社会承诺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宁乡县为解决正规厢式危货车辆不足问题,县政府专题研究,鼓励5台以上厢式危货车辆组建新的运输公司;对一家气体充装厂的两台不符合条件的车辆进行了暂扣,企业为此专门新购了两台危货车辆;专门制定危险化学品收发货进出管理台账本,并印发给所有企业,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按规定进行危化进出登记,不得将危险化学品托运给不具备资质的车辆,并定期向危险化学品企业负责人发送信息及时提醒要求企业落实有关规定。云溪区请专家对所有危化企业进行全面诊断,限期消除安全隐患,并由政府出资建立危化品运输集中监管平台。
五是切实加强源头管控。长沙、湘潭、株洲等地企业针通过大检查,增强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中车辆和装卸安全管理意识,逐步建立收发货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人员、车辆装载介质、核载量的检查和登记。如株洲时代材料、智成化工等国有企业或大型化工企业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管理,基本做到了由具有资格的危化车辆运输和按照车辆准装介质、限载量充装危险化学品。湘西州积极开展金属粉末专项整治,泸溪县内5家铝粉生产企业已通过全面诊断并编制诊断报告进入整改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作不平衡。部分市县研究部署不及时,工作措施不得力,检查效果不理想。个别市、县8月中旬才印发方案,有些县市区和乡镇制定的大检查方案不切合当地实际,没有制定具体的检查办法和意见。一些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危化品隐患排查不全面、不专业,专项大检查搞形式、走过场。
二是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县市区、乡镇和企业未按照大检查方案的要求和制定的表格开展全面检查和自查自纠,检查流于形式。虽然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一再督促和要求,但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仍然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存在,且未按照自查自纠表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一些企业没有吸取“7.19”事故教训,未建立和执行危险物品购销、运输、流向登记制度,如郴州钖涛化工有限公司未对剧毒化学品三氧化二砷等进行流向登记,发货记录信息不全。衡阳建滔化工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不如实记录剧毒化学品的流向、用途,且违反托运人的法定职责向不具备运输资质的车辆交运剧毒化学品。益阳众兴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没有危化品进出登记台账,产品无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运输没有使用有资质的危货车辆,现场管理混乱。
三是危化品非法运输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且问题严重。从检查情况来看,危险化学品企业大部分未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及人员进行查验和登记,也未对运输车辆的介质和核载量进行核对;危货运输企业管理混乱,危货车辆挂靠营运,车辆无危险货物运输资质,驾驶人无从业资格证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等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目前我省市场上具备资质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无法满足危险化学品运输需求量,客观上也造成了非法运输长期存在且不能得到有效整治。浏阳市、醴陵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所需的危化品原材料,在“7.19”事故之前基本上靠普货车辆运输。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进一步深入开展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牢牢守住不发生死亡事故这条底线。
一是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危化品安全隐患专项大检查涉及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各地要充分发挥安委办牵头的作用,严格按照省政府下发的大检查方案,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督查督办、信息共享等多种措施和手段,督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依法履职、齐抓共管。要将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专项检查与当前正开展的“六打六治”、油气管道专项整治、金属粉未专项整治、化学品罐区专项整治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大检查方案,将危险化学品大检查专项行动检查时间延续到今年年底。
二是要突出重点,抓出成效。各地要以此次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检查为契机,切实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要吸取“7.19”事故中暴露出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充装、源头管理等问题和教训,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危险化学品中的监管职责,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非法运输等突出问题。
三是要严格执法,形成震慑。各级各部门要敢于碰硬、严格执法,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要实行“零容忍”,发现一处、交办一处、复查一处,通过严格执法,依法严厉打击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企业,形成高压态势。同时要通过情况通报、挂牌督办、警示约谈、事前问责等手段,督促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切实履职。
四是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既要大力宣传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中的各地各部门涌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又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曝光反面典型,形成全社会关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大检查方案的要求,定期向社会公布大检查情况。对在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向有关政府和部门交办,加强督查力度,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对各地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要及时调度掌握,进行通报。
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