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  yjt.hunan.gov.cn  时间:2017-09-05 00:00 【字体:

  湘安办通报﹝2017﹞1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中央在湘及省属有关企业: 

  7月份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工作部署,广泛宣传发动,细化工作措施,努力推进大检查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大检查进展情况 

  根据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安排,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加强监管执法,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至8月底,全省共排查各类重大事故隐患2724项,已完成整改1968项,整改率72.2 %;依法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2833起,关闭取缔企业 1193家,停产整顿企业1643家,暂扣吊销许可证照264个,罚款5892.63万元,追究刑事责任119人;通过新闻媒体公告实行联合惩戒失信企业5家,问责曝光工作不力的单位119家、154人。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8月8日省委杜家毫书记在省安监局调研座谈时的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把开展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纷纷召开电视电话会、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安委会专题会议,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部署,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7月31日前,14个市州和35个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制定了实施方案。湘潭市、怀化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牵头的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常德市市委书记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大会,市四大家领导共同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工作。岳阳市市委书记在市委重点工作调度会上调度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邵阳市市长就安全生产大检查“查什么”“怎么查”“查出来怎么改”“改不了怎么罚”等问题进行明确。长沙市派出10个督导小组对所辖区县开展驻点督查。省安监局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等行业领域的大检查重点内容和检查表。省公安消防总队明确了高层建筑消防火灾重点治理的8项内容和16个行业部门治理职责,并组织长沙、株洲、湘潭等市州开展交叉互检。8月上旬起,省政府领导率先垂范,分别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导。株洲、湘潭、衡阳、益阳、郴州、永州等市党政领导,省公安厅、省旅发委、省安监局、省煤炭局、省气象局、湖南煤监局、湖南能源监管办、省核工业地质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公安交警总队、省农机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队督查大检查工作。 

  (二)严管严控,推进自查自改。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严管严控,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同时对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打非治违、淘汰不安全落后产能等重点工作紧抓不放。张家界市通过深入开展“夏季攻势”三大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管控行动,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大宣传大培训大发动行动,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严格执法行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株洲市建立问题隐患查处签字制度,要求一个企业一张表,列出问题和隐患清单,由检查领导、检查人、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确保问题隐患查处到位。娄底市制定市级领导“四不两直”督导煤矿安全工作方案,分9个执法检查组和1个纪委督察组对煤矿进行全覆盖检查。永州市部署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十个一”行动,强化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要求做到“一人一月一隐患”、“一企一档一清单”。省质监局制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特种设备生产及使用单位现场检查表,指导企业单位自查自改。省公安交警总队在全省交警系统部署开展“三个不发生”创建活动和“隐患歼灭战、路面防控战、宣传攻势战、共治合成战”四场攻坚战,依据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省运管局“两客一危”监管平台数据,对 “两客一危”车辆风险隐患进行深度分析,制定下发“两客一危”清零任务清单。省旅游发展委组织开展旅游安全“四大行动”(旅游包车安全整治行动、高风险项目安全规范行动、景区流量控制治理行动、出境游安全提升行动)。省经信委聘请专家参加安全督查。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委直系统高层建筑情况摸底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去年煤矿、烟花爆竹关闭退出的基础上,今年又确定了52家关闭退出的煤矿,其中10处已关闭到位;公告注销了13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其中87家已全部拆除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及贮存设施;确定了今年466家烟花爆竹关闭退出目标,其中190家已实现关闭退出。 

  (三)突出重点,狠抓隐患整改。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把问题隐患整治作为关键环节,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的同时,采取挂牌督办、通报约谈、曝光问责等多种方式,强化整改落实。长沙市推进道路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市财政投入100多万元启动资金,上线开通12350电话和微信随手拍举报平台,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百万奖金等你拿”等活动,实施靶向治理和风险防控。郴州市组织对2013年以来关闭的105处煤矿进行“回头看”,结合煤矿安全全面“体检”,对52处煤矿责令停产整改,对42处煤矿进行立案查处。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清零”行动,共排查道路运输安全隐患35.57万个,注(吊)销驾驶员道路运输资格证109个,列入从业人员黑名单143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驾驶员刑责13人,停运整顿车辆748台,责令停业整顿企业11家,依法关闭取缔企业29家。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全省113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挂牌督办,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年度安全工作考核。省教育厅派出三个暗访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全省各地对学校防溺水等安全工作进行暗访督查,并将暗访发现的问题制成警示教育片,在全省教育系统进行曝光。省住建厅突出建筑起重机械、支模架脚手架等重点环节,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全省消防部门联合各地商务部门,对商场、农贸市场、会展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共检查单位7357家,整改隐患11165处,对3家隐患较多的单位实行停工整改。 

  (四)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把舆论宣传作为推动大检查工作的有力抓手,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发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岳阳市在《岳阳日报》、岳阳电视台和“岳阳安监”微信公众号设立安监曝光台和“身边隐患随手拍”专栏,每周曝光一次重大事故隐患及查处情况。郴州市安排6名记者跟随驻点督导组,对大检查工作情况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跟踪宣传报道。湘潭市在电视、报纸、电台、微信、网站等开辟大检查专栏、专题。省安监局在门户网站设立“安全生产大检查”专栏,及时发布各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有关情况和工作动态,并设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曝光台,鼓励支持群众举报。7月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托各类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共发布大检查相关新闻稿件2050件,组织媒体记者开展跟踪报道600余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省政府领导带队督导检查和国务院安委办督导检查的情况来看,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仍存在“政府热企业冷”、“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和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措施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大检查工作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部分地区、部门和单位组织推动不够有力。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同于日常检查,工作部署迟缓、流于形式。有的地区未按要求落实安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大检查领导小组组长,工作力度层层衰减。有的行业主管部门至今未制定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存在以其他专项工作方案代替大检查工作方案的现象。 

  (二)部分地区和部门工作措施缺乏针对性。部分地区和部门制定的大检查实施方案不切合实际或针对性不强,有的甚至照抄照搬。有的行业主管部门至今未按要求制定检查表,未明确检查重点。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不掌握,推进措施乏力。有的地区还没有建立问责机制,对大检查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得力、工作滞后的没有采取事前问责措施。 

  (三)有些地区和部门自查自改不落实。有的地区未按照省安委会明确的政府部门层面的检查内容进行自查自改,未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整改不认真、不及时。一些企业未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自查,未做到全过程及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全面排查治理。 

  (四)有的地区和部门监管执法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仍习惯于传统的检查、督查和通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或问题没有依法下达执法文书、责令限期整改。一些部门未建立执法记录台账,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未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有待加强。有些地区和部门对大检查活动跟踪报道不多,宣传力度不大、声势不强,未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未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有些地区和部门对大检查信息报送工作重视不够,未落实专人负责,工作情况、工作信息和统计报表报送不及时,甚至存在重大问题隐患和典型案例“零报告”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一再强调,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当前突出重要任务来抓,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举措、最有力的保障和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切实做到“三下降一绝不”(事故总量、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三个下降,绝不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针对前一阶段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立行立改。要加强督促指导,对工作进展缓慢、事故多发的地区和行业领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推动责任和措施落实。 

  (二)狠抓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一要结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督促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排查生产经营建设全过程及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安全风险点和隐患,严格落实隐患治理责任和风险防控措施。二要分行业领域制定检查表,并组织开展对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隐患要登记造册,建立隐患整改责任清单,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督办。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要按照“一单四制”的要求,逐一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切实做到治理任务不落实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销号。三要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对停产整顿和关闭取缔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和抽查,严防非法违法生产反弹。 

  (三)切实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要结合“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进一步强化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依法严惩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等执法措施,切实解决安全生产领域“检查多、执法少”和监管执法“宽松软”的问题。对事故频发、隐患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和企业,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集中整治;对已关闭或采取强制措施的企业,要加强跟踪监管,形成依法严格监管执法的高压态势。 

  (四)强化考核和责任追究。要加大对大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督查力度,强化工作考核,对落实不力甚至不作为不担当的,严肃追究有关政府、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发生事故未依法依规查处追责的,也要严肃问责追责。 

  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9月5日